2019年5月21日

《以小勝大》閱讀筆記

圖片來源:TAAZE讀冊生活


看似強大(弱小)就是強大(弱小)嗎?作者告訴我們並不必然。作者先以聖經所記述之大衛與歌利亞(David and Goliath)故事作為開頭,說明為何看似弱小的牧羊人大衛為何能贏過看似強大的歌利亞--投擲兵種本來就是步兵的剋星,進一步引出本書幾個以小勝大的故事,他們的共同點是運用能用的所有優勢,最終獲得成功。以下為讀後筆記,共四項。


第一,本書分為三部分,為「優點未必是優勢」、「有益的困境」及「懷柔寬容是最大的力量」,每個部份又分為三個小節,以各種故事貫穿。


第二,「優點未必是優勢」談的是世間所認為的長處,有時可能是致生失敗的原因。例如太有錢的家長,養不出具有能儲蓄的子女。而沒有長處的團體,也可能因為「沒有甚麼可以失去」,靠著不按牌理出牌獲得勝利。在這章提到「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的概念,諸如印象派畫家就是因為不參加主流畫展,使得自己的作品能被世人看見,最終發光發熱;或是與其選擇名校,還不如選擇一般學校且在該校成為佼佼者。另外,作者在這部分也提到倒U型曲線理論,例如一個班級的學生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避免學生無法顧及或無法互動),一個家庭的收入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避免小孩生長環境太貧困或太富有),其實本質是一種中庸,過猶不及都不好。


第三,「有益的困境」談的是逆境有時候不是阻礙,而是鍛鍊的場域。例如打贏微軟反托拉斯案的律師,是一位閱讀障礙症律師--這項天生障礙使得他發展大量的彌補性學習,最後成功。或是運用巧計(一張本意並非如此的照片),使得黑人民權運動得以全面成功。這一部分提到一個很有趣的概念,如果一個人在戰爭時一次又一次的躲過空襲或其他災難,反而會對自己的「命大」感到沾沾自喜,而非產生恐懼。


第四,最後一個部份談的是「懷柔寬容是最大的力量」。本部分的開頭以北愛爭端為例,當時英國政府以為只要派出軍隊就能夠弭平爭端,而未與北愛地區的天主教徒對話,並鉻守國家權力的中立(較偏袒新教徒),最後導致北愛問題難以解決。這或許可以和「暴政必亡」一詞相互輝映。


本書有許多有趣的觀點,雖然有些不是那麼認同(主要是我認為沒有邏輯上的關聯),但還是很有啟發。其中最大的啟發(或許可以說是本書的重點)應該是,與其比起把心力放在無止盡地追求力量,還不如認清並運用自己的優勢比較重要,也唯有如此,在關鍵時刻才能夠發揮出最佳的一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近日垃圾留言頗多,因此將留言改為審核制。這裡依然歡迎各方留言,並請多使用非匿名留言的方式留話。假設您若無google等相關帳號,可使用[名稱/網址]留話。

請您注意,採用匿名留言或廣告的訪客,留言將不會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