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6日

《終戰那一天》閱讀筆記

圖片來源:TAAZE讀冊生活


昨天是終戰75周年紀念日。在75年前的今日(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藉由廣播撥放預錄好的《終戰詔書》(俗稱「玉音放送」),向世界宣告日本無條件投降,象徵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這本《終戰那一天》是記載當時發生在台灣或台灣人的故事,作者群藉由臺灣歷史博物館的展覽,將歷史與文學結合,試圖讓讀者理解在終戰前後,這群人們各自的故事。以下為讀後筆記,共四項。


第一,本書先以離戰爭核心遠近分為前線、後方及外圍三部分,然後每個部分再以職業或類型將人們分門成九類(前線分為作戰者、技術者、醫療者;後方分為記者、老師、音樂家;外圍分為政治者、在台日人與在海外臺人)。每個類別獨立成文,同類型的人物,會以故事的方式串聯書寫出來。


第二,在前線篇,共同特徵除了人物都在戰爭前緣之外,從描述之中也能發現許多台灣人是為了想讓自己和內地(日本)人平起平坐,而自願前往前線。然而戰爭是殘酷的,除了戰場上的生離死別,戰後的身分認同更是打擊著他們--一旦思考為何而戰,彷彿這一切都變得毫無意義。在這一篇也揭露出有些台灣人因為日本軍方高層的卸責,成為觸犯國際戰爭罪的罪犯,更有許多人因此服役甚至處刑。


第三,在後方的人們雖然沒有直接和敵方短兵相接,但身分認同的問題一樣無法迴避。例如書中有一篇是在談師範生,在這個分類下的人物有李登輝、鍾肇政、高一生等人,他們原本是學習殖民母國(日本)的文化準備要教育下一代,結果在終戰後新的國家(中國)進駐,他們變成要重新累積社會地位,重頭開始學習。以新身分來說,台灣是中國人,是中國光復(こうふく)了台灣;但以舊身分來看,台灣是日本人,是日本向盟軍降伏(こうふく)。同樣的日本讀音,卻很巧妙的表達出台灣人在終戰後的不同表情。在時代的巨輪下,台灣人似乎成為了兩面的異鄉人,是戰敗國又是戰勝國,是台灣人的悲哀。


第四,外圍篇除了寫台灣人之外,也寫了些和台灣有關的人與物。例如在台的日本人,部分日本人出生在台灣(也可以稱為灣生),在終戰後他們卻必須離開生活一輩子的台灣,放棄在台灣的一切,回到一點都不熟悉的內地(日本本土)。不過最特別的是,這篇還寫到了終戰時的動物們,文中提到台灣島上最早引進的大象「瑪小姐」。牠來台時在島內造成轟動,成為當時的動物明星,承平時期人們帶著牠舉辦慰靈祭,祭祀那些因人類社會而犧牲的動物;然而到了戰爭時期,所有的動物命運和人類一樣悲慘,瑪小姐被調去前線,而人民自己養的寵物(例如狗)也被徵召上戰場,戰場環境惡劣,許多動物和人一樣在異地喪失了生命,即便終戰後,這些動物也沒有和人類一樣「復員」許多動物在戰場就地處理(變成毛毯或是之類的物品)。從這裡可以看的出來,那個時代失去的人、事、物,可以說是全面性的。


2020年發生很多事情,今年5月的時候鍾肇政先生辭世,接著李登輝前總統也在7月底離開人世,幾位指標人物的凋零,也代表終戰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現在我們回頭去看這段歷史,不見得是要整合出一個單一觀點寫入歷史課本之中,更多時候或許是讓更多人知道、理解,甚至是從中反省與思索,如此,當時的那些苦難,才有那麼一些些的意義吧。話說「こうふく」這個讀音還有另外一個意義,那就是「幸福」。或許終戰的那一天是苦澀的,但希望在終戰75年後的今天,我們能開始擁抱這個共同的歷史,讓這座島嶼的人民永遠幸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近日垃圾留言頗多,因此將留言改為審核制。這裡依然歡迎各方留言,並請多使用非匿名留言的方式留話。假設您若無google等相關帳號,可使用[名稱/網址]留話。

請您注意,採用匿名留言或廣告的訪客,留言將不會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