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5日

《槍炮、病菌與鋼鐵》閱讀筆記

圖片來源:TAAZE讀冊生活


這本書大概是歷史、生物學、地理學融合的經典,從翻譯出版至今,數一數也將近20年(初版年為2018年),期間雖然有一些批判的聲音(例如刊於泛科學的《槍炮、病菌與鋼鐵》沒告訴你的事 另一種地理的剖析這篇),但我認為還是撼動不了本書的地位。我第一次閱讀是2004年(應該是我高二),但當時做完報告後就擱著一直沒看完,最近剛好有些時間,就以比較宏觀的方式重新閱讀。以下為讀後筆記,共四項。


第一,本書如果要說一個重點,應該是作者期盼將「歷史」這門學問,轉變為「歷史科學」。以現行我們所稱的科學來說,接近的類科有諸如天文、地質、演化、流行病學等學門,他們雖然不能發展出普同定律,但可以藉由比較法去理解事情是如何發生,並期待展望趨勢。而這本書正是作者的實踐。


第二,本書主要是在處理「為何是歐亞大陸殖民了其他區域,而非反過來是歐亞大陸被殖民」這項議題。在書中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談遠因,分別是大陸軸線與完整性(地理因素)、可馴化物種(生物因素),這些主要是在書的第四章到第十章;第二部分談的是近因,也就是書標題中槍炮、病菌,以及技術與國家制度;第三部分則是以地區性的方式來闡述為什麼某些地方會如此發展,書中舉了澳洲與新幾內亞、中國、南島民族擴張、非洲等區域。


第三,在書中有非常大量例證以及數據。我特別喜歡作者在第九章提到的安娜.卡列尼娜原則,作者在這章談了為何野生動物為何無法馴化,也談到了馴化(跨越世代)與馴服(單一世代)的差別。


第四,書的主調上,感覺作者非常排斥種族優劣論,也力抗地理決定論,試圖營造一種「我們仍有美好明天」的感覺,然而整個讀完卻還是有一種「命運早已安排」的惆悵感。當然在科技越趨發達的當今社會,地理因素會逐漸減小,各地的居民似乎能均衡發展,不過已失去的語言(或文化),就如同滅絕的生物,也不可能再回來。


十幾年前讀的時候,覺得這本書很厲害,但讀起來也有點像天書。不過唸過地球科學後再念,卻有一種駕輕就熟的感覺--倒也不是說裡面的例證都已經知道,只是書中用的方法很像是地球科學推論的方式(比較方法),這次看起來就相對輕鬆寫意,也比較知道這本書是想說什麼。未來有空,應該會把已讀過的好書重新再看一次,或許會有新的想法也說不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近日垃圾留言頗多,因此將留言改為審核制。這裡依然歡迎各方留言,並請多使用非匿名留言的方式留話。假設您若無google等相關帳號,可使用[名稱/網址]留話。

請您注意,採用匿名留言或廣告的訪客,留言將不會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