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3日

《文明的力量》閱讀筆記

圖片來源:TAAZE讀冊生活


以往我們談論文明時,多會以時代或是類型作分類。這本《文明的力量》很不同,作者認為文明是人與環境互動下所產生的產物,因此文明不會有一條線性的發展。由於不同的環境會造成不同型態的文明,因此作者以「環境」(或生態系)做為文明分類的基準,書中先從最為貧脊的荒原談起,而後依草原、雨林、泥地、水域等環境順序,分別談論作者選定的文明。和《大崩壞》類似,作者認為環境會影響文明的發展,但並非環境決定一切,而是看人與環境互動的結果來決定。以下為讀後筆記,共四項。


第一,作者定義「文明」是人類對於所處環境的調適行為--人類一旦最自己的環境不滿,就會改造環境。本書之所以依照「環境」來分類,也就是為了比較人類在類似環境下,是否做出一樣的調適行為。然而就本書整理的結果來看,即便是類似環境的不同地區,人類也不會做出一模一樣的決定,也沒有產生相同的文明。


第二,本書挑戰一般文明史的線性歷史觀。目前關於文明史的敘述多視文明為一個線性演化的歷程,例如石器時代轉為金屬器時代,之後產生文字,建立城邦與帝國。然而作者認為,每種環境的嚴苛程度不同,人類社群在該環境生存好幾個世紀,經歷長時間所維持下來的器具、制度,有時正好是該環境最好的調適模式。文明有時還會倒轉折回:部分文明在接觸新技術後,該技術不見得能在當地適用,有些地區還會「倒退」回原來的生活模式--例如西方社會對蠻荒地區文明引進西方的耕種方式,結果發現根本無法收成,最後這些地區又回到之前的火耕方法。


第三,作者也挑戰農業的起源。作者認為,在比起採集,農業是一種更不經濟的活動。無論是能量、食物的多元性、投入的時間等面向,農業都不比自然採集還來得好。那麼人類為何還會選擇較差的農業?作者提供了幾種思考方向,分別是或許人類想要馴服自然,或許是被拋棄的難民採不到食物只好從事農業,也或許我們能想想看為何我們選擇工業化--本來在不會餓死的農村,結果跑到環境、薪資都更差的工廠裡。但無論如何,當一個社群開始使用農業,並養活了龐大的人口之後,人類就不可能逆轉而放棄農業了。


第四,基於上述幾點,作者也挑戰四大文明(四大古文明)的論述。一般提到文明,我們都會先談兩河流域,接著談埃及、印度河、中國文明。但作者認為無論以哪個面向,兩河流域都不是最早的文明:以農耕出現而言,新幾內亞比較早;以文字而言,中國更快演化;以建立城牆而言,耶利哥更為古老。無論如何,兩河流域都不該是第一位。若依照作者對於文明的定義,那麼最早的文明或許是出現在我們認為更加蠻荒的地方--只不過因為他們沒有偉大的建築或文字,因此我們對於這些文明視而不見。此外,作者認為打破四大文明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打破「傳播論」。以往我們認為人類文明發源於這四個地區,而後向四面八方傳遞文明。但作者認為只要人類對環境產生調適,那麼就會產生文明,是故文明應該是多點產生,而不是視其他區域為白紙一張,由這四大點向外蔓延。


雖然這本書是在談「文明」以及試圖建立新的架構,不過本書提供了世界各地的主要文明特徵及歷史,讀完之後會覺得作者的歷史知識非常豐厚,每個文明的基本精神皆能掌握。比起維基條目式的介紹各個文明,將其以環境分類並納入其中,更能讓讀者理解。當然就深度理解一個文明,這本書顯然不夠,但作為一本「文明史導論」,這樣的份量已經非常足夠。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建立另一種看待文明的方式,同時本書也可以作為閱讀所有文明史之前的第一本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近日垃圾留言頗多,因此將留言改為審核制。這裡依然歡迎各方留言,並請多使用非匿名留言的方式留話。假設您若無google等相關帳號,可使用[名稱/網址]留話。

請您注意,採用匿名留言或廣告的訪客,留言將不會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