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日

《心向群山》閱讀筆記

圖片來源:TAAZE讀冊生活


這本書是探討「人為什麼會去爬山」的書。作者先從自然層面的地質學史、地圖學、人類學及人文層面的探險史的脈絡中,讓讀者理解當時登山文化是怎麼生成並如何繼承。有了基礎知識後,在書中的倒數第二章,作者繼續介紹冒險登山家馬洛里的冒險故事(以失敗收場),試圖讓讀者明白為何有人會為了登高痴狂,進而喪失生命。本書最後以作者登山巧遇野兔之體驗,重新定義登山活動與自己的關係。整體而言,是本概念十分完整的書。以下為讀後筆記,共五項。


第一,相較於人類漫長的歲月,登山活動是極為近代的事情。在地質學尚未發展的年代,人認為山是亙古不變、永恆佇立的存在。然而在地質學開始發展後,人類為了科學研究而進入山岳--為了不只是空間面向的向上移動,更多是為了時間面向的往回探索。


第二,人類之所以會探險,除了刺激的因素之外,某些層面是歸根於文化。在西方(維多利亞時期),探險往往和男子氣概、個人主義互相牽連,冒一次險或登一次山,可以確認自己的能力,無疑是膽量與能力的證書。雖然當時西方社會對於因冒險而死之事件,不乏有人提出「愚蠢」的質疑,但大多時候,社會氛圍傾向將這些罹難者昇華成史詩般的英雄--把大自然比喻為最強大的敵人,視迎戰而死為豪傑。


第三,高海拔視野與日常生活的平地視野不同。在高海拔中,自我感因眼界擴展而變得強大,但對照於時間與空間的浩瀚無垠又顯得渺小,這兩種互為矛盾的心理是人們登高的原因之一。此外,世界的水平探索大致已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完成,由於人們對於處女地的渴望卻不減反增,這使得冒險在此一時期往高處探索。


第四,作者在第八章介紹了馬洛里--一位死於聖母峰的冒險登山家。這位登山家是作者的啟蒙者之一,他的傳奇是在於七十幾年後,遺體被另一隻登峰的隊伍發現。在他的冒險故事中,能一窺當時的探險文化是如何指引一個人類如何進入山中,也能看到山是怎麼將冒險者從人際關係中奪走--讓冒險者的家人們都傷心欲絕,全都輸給了山。


第五,在最後一章作者重新定義了登山對自身的定義--從過往到海外追求無人攀登過的處女峰,到後來因為一隻野兔,作者的視線從山頂的孤寂移開,轉而體認到自己並非孤寂一人,而是與整個世界同在。最後他想起了家鄉熟悉的地景,並希望能在此地終老。


《Mountains of the mind(心向群山)》是Robert Macfarlane的作品,作者把這本書與《Wild places》、《The old ways(故道)》和稱為「地景與人心的三部曲」。不久前我閱讀過《The old ways》,當時很驚訝作為文學院士的他,竟然能同時精通文學與地質學,簡直就是手持詩集及地質鎚的登山者。不過更令我訝異的是,作者寫這本書時僅28歲。在這樣的年齡,能完整的整理出各個領域的發展歷史,並且彙編成繩索,建構西方文化視角下的登山視角,根本天賦異稟。


仔細算算,從2009年爬雪山起算,爬山經歷也即將邁入二位數。在這段不長的歲月中,雖然沒有像作者攀爬過高山冰河、也沒有試圖去攀爬過處女峰,但如同作者般的心境轉折還是有的。對我而言,這本書除了能一窺西方登山文化是如何建立的之外,更開心的是在從作者的描述中,找到爬山時的自己--那個不是為了冒險,只是喜歡和三五好友走入山林,在山頂看著雲起雲落的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近日垃圾留言頗多,因此將留言改為審核制。這裡依然歡迎各方留言,並請多使用非匿名留言的方式留話。假設您若無google等相關帳號,可使用[名稱/網址]留話。

請您注意,採用匿名留言或廣告的訪客,留言將不會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