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

《寫給每個人的社會學讀本》閱讀筆記

圖片來源:TAAZE讀冊生活


雖然社會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社會與活動的學問,但對沒有接觸過的讀者來說,學習社會學仍具有一定門檻。這本《寫給每個人的社會學讀本》是本以作者生活經驗出發,帶領讀者認識社會學基礎理論的科普書。用詞簡明,內容風趣,不知不覺就讀完,很推薦給沒有基礎的讀者。以下為讀後筆記,共四項。


第一,本書以十二章的篇幅,介紹了社會學的幾個概念,例如後設訊息、鏡像自我、人際距離、權力論等社會學理論。作者以生活經驗出發,敘說故事,而後帶出理論,讓讀者了解。每篇文章末還有「深入討論」與「延伸閱讀」供讀者參考,很有大學教科書的感覺。


第二,作者一開始以電話號碼、地區方言來談後設訊息。正確來說,無論你說什麼語言、電話號碼是什麼,這些事實都是中性的,然而當你進入到其他環境時,這些訊息可能會被轉化,訊息之後也可能夾帶不同的含意--例如說著地方方言,城市人可能會認為你是從鄉下來的。從這裡出發,作者再談我們日常對話也出現大量的背後訊息,例如我們說了一些有禮貌的話,讓對方知道我們在拒絕他。


第三,人際距離學這一章也很有趣,作者談到人根據親疏遠近,會不自覺地調整距離。對於陌生人、對於親人摯友、對於另一半,都會有不同的合適與容許距離。然而在擁擠的電車中,這些距離被打破,不熟悉的人全部進到最近的距離,也使得人變得莫名焦慮。作者也在這章舉了島嶼上的鹿群為例,當島嶼面積不變,而鹿群越來越多,多到侵犯自身的距離,整個族群就會感到過大的壓力,反而造成鹿群數量下降。


第四,最後兩章的權力論也非常有意思。作者先談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權利,並以教室中的老師與學生為例,說明權力是會移轉的。而後談知識(尤其是標榜科學的知識)揭露是一種權力(知識權力)的展現,會影響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並影響我們的行為。例如公布青少年的第一次性行為年齡,可能使得更多青少年趨之若鶩;看到肥胖、癌症的新聞,使得我們更注意自己的身體。


除了上述的例子之外,書中還有幾個蠻好玩的實例。例如你在社群中的興趣喜好,除了個人化你自己之外,也會影響別人對你的觀看方式。如果一言蔽之,這本書告訴我的或許是,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實踐社會學的教條,只是我們從未發現。


在分工越來越細的社會中,整合各式學問的技術越顯重要。很羨慕日本出版業能出版各式各樣的學問科普書,他們降低了門檻,讓各式學問能快速理解。以一個未經社會學訓練的讀者而言,這本書也很適合推薦給學生,作為社會學的啟蒙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近日垃圾留言頗多,因此將留言改為審核制。這裡依然歡迎各方留言,並請多使用非匿名留言的方式留話。假設您若無google等相關帳號,可使用[名稱/網址]留話。

請您注意,採用匿名留言或廣告的訪客,留言將不會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