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4日

《日本政治史》閱讀筆記

圖片來源:TAAZE讀冊生活


《日本政治史》是一本以政治為主體,講述日本歷史的書。作者運用影響政治的兩個視角--對外之外交、對內之權力,來解釋日本政府在面對每個歷史節點是如何做出決策。作者依時間分為十五章,分別講述幕末至冷戰間日本的政治發展,在2017年時,作者增加補章用以來講述殖民地脫離日本後的發展。因時間橫跨幕末至冷戰,在本書中能找到傳統日本之所以變成現代日本(或現今的日本)原因,是一本能全面理解日本歷史、政治生態的好書。以下為讀後筆記,共五項。


第一,在幕府崩解後,明治政府取而代之,然而初期的明治政府不僅在政治、經濟、軍事上不穩定,對於「國家」定義也是從西方世界逐漸摸索才得以理解。明治政府為了力行中央集權化,因此執行版籍奉還;為了穩固財政,執行土地租稅(因為不平等條約,無法收得有效關稅);為了建立可靠軍隊,建立徵兵制度,並架空士族。然而這些政策也導致批判政府的聲浪,例如以西鄉隆盛為主的士族派,他們要求征韓;又例如以板垣退助為首的民權派,他們批判明治政府的實權不在天皇亦不在國民,根本就是新的幕府。明治政府方面先是以安撫的方式處理,例如以風險較低的征台取代征韓、與韓國簽訂《江華條約》、建立漸次立憲政體方針(例如設立立法、司法機構),然而安撫有其極限,最嚴重的莫過於爆發以下級士族為主體的西南戰爭,讓日本進入了一次內戰。


第二,明治憲法的制定和西方國家的制定背景不同。在西方國家,憲法是保全人民權利的契約,內容會對王權限制,也會規定國家主權如何行使。但日本是憲法為文明象徵,因此早期的憲法是由上而下的建立(認為日本人民還沒有能力創立),並且確立天皇的強大權力,相較而言,人民的權利的薄弱的,立法機關的制衡能力是缺陷的(例如行政機關是對天皇負責,不是對國會負責),且當時的立法機關(議會)是以藩閥為主體,而不是政黨競爭。


第三,日俄戰爭後,近代化日本(對外獨立)已趨完成。此時日本政府將心力放在國際局勢。以當時來論,為了防範俄國,日本亟欲確立朝鮮的獨立地位,以確保日俄間有緩衝地帶。然而在伊藤博文遭到暗殺後,日本政界導向日韓合併,此後日俄的緩衝地帶轉變為滿州(中國東北)。


第四,二戰日本戰敗後,美國全面佔領。在此一時期,美國的對日政策是日本的無害化,其武器是民主化與非軍事化,措施是修正日本憲法,對於日本國內崩潰的經濟並無協助解決的意願(也可以解釋為懲罰日本)。然而這樣的情形到冷戰開始後開始反轉,為了在亞太地區建立盟友,美國開始積極促進經濟復興。


第五,日本政治不太屬於兩黨政治,近代日本政壇,自民黨一向獨大。自從保守政黨合併為自民黨後,該黨執政經歷經濟高度成長時期,又加上黨、官僚、商界有緊密的鐵三角關係,儼然形成新一代的藩閥。雖然日本仍有反對黨,但多半不成氣候,也難以聯合對抗自民黨。在這樣的狀況之下,自民黨總裁幾乎等於日本首相,是掌握日本走向的關鍵人物。


閱讀這本書,最困難的部分大抵是日俄戰爭到二次大戰前這段的歷史。拜大河劇之賜,幕末到日俄戰爭之前的歷史我大概有些印象,而晨間劇則是讓我理解二戰後到現今日本的歷史,正好獨缺中間這一段。作者非常細心的講述這段時間內閣的轉換原因,共通的特色是這段時間的內閣與議會皆不穩定,常常倒閣與解散重行選舉。而二戰前的明治憲法缺陷,使得陸軍有個空洞,能得順勢掌權,進一步主導了一系列的侵略戰爭,最終導致帝國的覆滅。


在日本史之中,台灣也有所關連。事實上幕末以後的歷史,也與台灣息息相關。例如為了緩和征韓派的征台之役,以及介入朝鮮內政而打的甲午戰爭,台灣皆是從配角轉為主角。而這顯示著,在國際局勢之下,沒有人是局外人。我喜歡作者開頭的註解,他認為歷史之所以重要,不僅僅是為了讓歷史別再重蹈覆測,有時候明白歷史,是為了讓好的事情重新發生。我們看待歷史的方式,一定需要更多不同的視角,歷史才能完整;唯有握有完整的歷史,我們才能做出趨於正確的判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近日垃圾留言頗多,因此將留言改為審核制。這裡依然歡迎各方留言,並請多使用非匿名留言的方式留話。假設您若無google等相關帳號,可使用[名稱/網址]留話。

請您注意,採用匿名留言或廣告的訪客,留言將不會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