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9日

《轉山》閱讀筆記


圖片來源:TAAZE讀冊生活


《轉山》可以說是我們這個年齡層的記憶之一。這本書出版於2008年,當時正好是大三,即將面臨未來職涯抉擇。而作者在西藏的單車歷險,對於我們就像是開啟了冒險的開關。近期整理書櫃,十年後重新閱讀有一些心得。以下為讀後筆記,共四項。


第一,作者旅程從雲南麗江開始,他循滇藏公路到芒康,而後接川藏公路至拉薩。轉山原意是繞行大山(多指岡仁波齊峰)的朝聖,多盛行於藏區。本書取名轉山,多少有朝聖的意味在,不過這段旅程作者並未去從事(或未提及)狹義的「轉山」活動。


第二,作者寫作方式別於西方式的冒險犯難,大多側重於真實的感觸。另外從作者對於紀錄的態度(例如寫作當下的取捨、事過境遷的遺忘,使得作者近乎潔癖地推延三年才完成這本記錄),能發現作者對於寫作也十分謹慎。


第三,受過一定文化訓練與薰陶的作者,在邁入相較原始、嚴苛的環境之後,屢屢感受到衝突。這些衝突包含身體的對於藏區的不良適應,心理的去文明化作為--後者諸如他必須假冒身分和軍警人員打交道,打破水瓶後的潛逃等等,使得作者受到自我良心的譴責。這些衝突引起作者反思,並定位為旅行過程的收穫。


第四,從作者的敘述看來,在出發前曾經藉由其他人的視角試圖理解藏區的面貌,例如他曾閱讀過《藏東紅山脈》等書以及在台灣之經驗(達賴喇嘛流亡印度的故事)。在這段旅程中,作者重新並試圖建立自身對於藏區的理解--不過他也很謹慎地認為,這只是他的片面理解,不能全然套用在每個人身上。


雖然作者的旅程有一定的魅力,例如在瀘沽湖的偶遇、梅里雪山前差點喪命、與藏敖的對峙以及和朝聖者的互動,使得讀者也在閱讀時歡欣或冒了冷汗,但揉合作者獨特的寫作角度(用你來代替我)以及與勇敢視角迴異的視角,才使得本書更具價值。作者和讀者交流,並傳達「我們之間並未不同」、「我也是一般人」的訊息,也或許是如此,本書才會如此撼動每個曾有冒險想法的靈魂,並在之後引發了一陣「出走潮」。總之,十年後重新閱讀,更加確定《轉山》在我心中(在我年輕的靈魂中)仍舊是啟蒙,也仍舊是經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近日垃圾留言頗多,因此將留言改為審核制。這裡依然歡迎各方留言,並請多使用非匿名留言的方式留話。假設您若無google等相關帳號,可使用[名稱/網址]留話。

請您注意,採用匿名留言或廣告的訪客,留言將不會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