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3日

《半農半X的生活》閱讀筆記

圖片來源:TAAZE讀冊生活


第一次接觸「半農半X」一詞,是在十年前的某場讀書會中。這個詞彙定義就如同字面,未來職業應該是要以一半的時間務農,另一半的時間從事自己天賦的工作。提倡這個概念的人就是本書的作者塩見直紀,他除了是倡議者外也是務實的執行者。最近重新再看一次,發現這種作法不僅僅是將農業復甦、永續環境而已,若能成功運行,其實也會重新鏈結社區,使地方復甦。以下為讀後筆記,共三項。


第一,所謂半農半X,指的是將時間分半,一半的時間務農,一半的時間從事自己天賦的工作。半農,有提高自我的糧食自給率的意涵;半X,則是提高自我的夢想自給率。而這個概念也是農業與社區的結合。


第二,所謂半農,還有諸如和人相處(例如交換食物、訊息)、減少物慾等意涵。作者認為藉由身體的勞動,可以重新與環境、人群連結,也能保障食物安全。惟須注意,這裡的務農是只要種植自己需要的作物就好,也就是有所謂的適當務農規模,人不需花過多時間種植一大片成為專職農夫。


第三,所謂半X,指得是從事自己天賦的工作。但作者提醒,這個X要自己去尋找(當時作者也是無業了一年),而且每個人每段時期的X是會變動的,並非找到X就永遠都是X(好拗口)。依作者的描述,找到X的人,自己會覺得還在找X的路上,換句話說,找X的本身,似乎也是X的一部份。


本書多側重於作者的發想與實例解說(不知為何日本翻譯書籍好像都長這樣 XD),就我看來比較像是一種理念的提出,並邀請大家可以試試看。不諱言,這樣的想法若是搭配適當的政策,至少在三個面向應該都能獲得改善:於個人,能達成自我實現;於社群,能達成重新連結人群;於環境,則能達成永續。但這樣的概念能否全面推行到全縣、全國、甚至全世界來執行,我認為是有一定的難度。畢竟在世界分工體系下,每個人都去務農,似乎不符合比較利益法則,地權的分配也不容易處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近日垃圾留言頗多,因此將留言改為審核制。這裡依然歡迎各方留言,並請多使用非匿名留言的方式留話。假設您若無google等相關帳號,可使用[名稱/網址]留話。

請您注意,採用匿名留言或廣告的訪客,留言將不會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