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2日

《社區設計》閱讀筆記

圖片來源:TAAZE讀冊生活


社區設計(或社區總體營造)對於台灣來說,並不是很陌生的詞彙。不過和日本相同,台灣早期的社區設計偏重於硬體(及建築設計、空間設計),而少了社區最重要因素--居民。近年日本流行起「無緣社會」,意旨人的連結只有公司、家庭,人們最多就是和網路上的人們連結,對於自己所居住附近的鄰居反而並不熟識。作者認為,這已經不是硬體可以解決的問題,而是要從軟體面著手,讓人們能和鄰居們連結,進一步打造出一個更堅實的社會網。具體如何做呢?不如參考作者的社區設計經驗。以下為讀後筆記,共三項。


第一,牽起人際網絡。過往的社區設計偏重硬體,設計者常常有好的文獻回顧,但未能同步訓練溝通能力。作者認為社區設計要進入當地,溝通發掘出問題後,才能針對問題去設計一套適合社區的方案。


第二,在設計前要問使用者的需求,例如兒童用的遊樂園,你該問的對象是兒童;盤點社區所有可用的資源,例如人力、空間。由於軟體設計優於硬體設計,作者的社區設計大多是以活動設計為主,空間設計為輔。他的團隊運用活動讓居民凝聚,並且從中產生接續人才,讓他們團隊離開後,社區仍可以持續保持活力(而作者的社區設計,最多進駐三到五年,時間到了就會放手給當地社群,讓社區維持自立)。


第三,從書中看來,日本民間社群力量雖然看似潛力無限,但常常受限於行政體系職員(因缺乏參與)而導致失敗。這點頗值得台灣借鏡。


「與其打造一個一百萬人來一次的島嶼,還不如規劃一個一萬人來一百次的島嶼」可以說是作者社區設計的中心信仰。書中收錄了十餘個作者執行過的案例,很適合做社區總體營造的朋友參考借鏡。閱讀之後會覺得,社區設計是因人因時因地而異的實務學問,或許要真的著手之後才會發現細部問題,而後才能思考如何解決吧(一種且戰且走的感覺)。似乎沒有一個通則能一以貫之呢。


順帶一提,之前作者來台演講時有提到,他自己不會參與自己社區的社區設計。主要是社區內的人際關係已經成形,由社區居民發起可能會受制於原來的社區鏈結(例如你跟你鄰居就是不合拍,怎樣都要反對你)。這時候如果是外面的人進來社區做社區設計,反而會比較容易達成共識,甚至成功。退一步來想,就算失敗,對於社區也不會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至少你和你的鄰居不會因為這件事情,而更加老死不相往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近日垃圾留言頗多,因此將留言改為審核制。這裡依然歡迎各方留言,並請多使用非匿名留言的方式留話。假設您若無google等相關帳號,可使用[名稱/網址]留話。

請您注意,採用匿名留言或廣告的訪客,留言將不會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