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6日

《最新!地圖的科學》閱讀筆記

圖片來源:TAAZE讀冊生活


坊間雖然有不少地圖書,但從頭介紹地圖的書並不多,這本《最新!地圖的科學》是少數的從地圖製作出發的書,內容包含地圖歷史、地圖類型、地圖判讀、測量方法、地圖製作與現代地圖技術。對於想要理解關於地圖一切學問的讀者來說,是本非常全面的地圖科普書。以下為讀後筆記,共四項。


第一,本書第一部分談人類製作地圖的動機,以及古人如何測量地球製作地圖。這一部份也介紹日本第一位製作全日本地圖的伊能忠敬。雖然本書並未提及台灣,但日本進行全面現代化測量的時候,台灣正好是日本殖民時期,因此當時日本在台灣的測繪成果,最後也成為台灣的遺產。


第二,第二與第三部分談的是地圖類型與判讀。在地圖類型部分,比較令我訝異的是日本官方竟然會製作湖沼圖,用來紀錄湖中的地形、植物與沉積物,印象中這類地圖好像沒有在台灣看過。地圖判讀則是地圖的主要功能之一,除了指路之外,讀圖者亦可從等高線、地物分布情況想像當地的風貌;組合不同時代同一地點的地圖,則能觀察出當地的變遷。順帶一提,作者認為人看地圖會迷路,主要原因是記憶太多無用的目標物,換句話說,若不想要迷路,只要記得重點目標物及地點,如此便不會產生混淆。


第三,第四與第六部分前半談的是測量方法,只是第四部分談的是過往的測量技術,而第六部分前半是在談現代的測量技術。從這兩個章節能夠知道,測量技術是從觀測天文開始,之後轉變成三角測量、三邊測量,而後演進到GPS測量。另外,測量分為水平與垂直方向的差異:水平測量在GPS技術成熟後,準確度提升相當多,使得測量變得容易與輕鬆。而垂直測量(水準測量),則因為大地水準面的測量問題,故目前仍維持傳統方式執行。此一部分也談到觀測網與重複觀測(書中是翻譯成過度測量)的重要性,畢竟測量有其誤差,越重要的基線,就必須要重複越多次,讓數值接近真實數值,使測量成果可靠。


第四,第五部分及第六部分後半談的是地圖製作,這部分比較重要的是投影技術、航空攝影以及地理資訊系統(GIS)。投影技術最知名的還是橫麥卡托投影,但除此之外,書中也介紹各種樣式的投影方式。本書地圖資訊系統談的不多,僅稍微介紹定義。


以前在大學讀地球科學系,也曾在公家機關從事過地籍測量業務,因此閱讀此書比較像是「溫習」地圖知識。這本書對我來說比較是將以往人生經歷重新串聯,使我對地圖這門學問有主題式的認識。不過對沒有接觸過相關學問的讀者來說,有些篇幅可能會感到比較抽象,例如在講述測量方法及天文學的部分,沒有受過相關訓練的讀者可能會覺得困難或難以理解。另一方面,這本書是日本翻譯書,因此書中多是以日本地區作為實例,也可能會讓讀者感到陌生。不過就算如此,這本書還是適合作為學習地圖基礎知識的入門書,誠摯推薦給對地圖有興趣的朋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近日垃圾留言頗多,因此將留言改為審核制。這裡依然歡迎各方留言,並請多使用非匿名留言的方式留話。假設您若無google等相關帳號,可使用[名稱/網址]留話。

請您注意,採用匿名留言或廣告的訪客,留言將不會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