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9日

《殺戮的艱難》閱讀筆記

圖片來源:TAAZE讀冊生活


《殺戮的艱難》是一本談論死刑制度的書。本書在2010年出版,書中內容多聚焦在2000-2010年間死刑制度在台灣的案例與狀況。起初我以為這是一本說理強烈的書,但讀後發現作者以溫柔的筆觸出發,寫下她對死刑的困惑--包含反對與支持死刑兩種意念在作者心中拉扯,也寫出許多當時還在線上的死刑案例。以下為讀後筆記,共五項。


第一,書中分「思考」、「行動」與「見證」三部分。思考是作者對於死刑存否的認識與立論;行動則是以2010年代為尺度,整理出台灣死刑制度大事記;見證則是收錄長文,分別對大法官及媒體書寫。


第二,許多受刑人(包含死刑者)支持維持死刑制度。


第三,並非要被害人對加害者寬恕,而是建立被害者保護制度。死刑對於被害者及家屬,都是非常廉價方式。


第四,以結果論本書論點較偏向廢除死刑(或改進死刑)。主要觀點大致有幾點,分別為生命刑無法回復、司法制度缺陷造成誤判難以避免等等。但作者也有提到,一旦意識到明顯罪證確鑿的當事人,她也很難完全拋棄死刑,這就是「殺戮的艱難」。他提醒我們要考量的問題不是「做錯事的人要不要懲罰?」,而是「他們要處罰到多重?」。


第五,本書並非廢除死刑與支持死刑的辯論書。這本書比較偏向在支持或反對死刑前,請讀者先停下來好好想想。我們在面對一個生命,不能怒氣一上來就跟輿論一起落井下石,否則我們與所謂的「壞人」就沒有界線了(有些死刑犯也是情緒上來就殺了人)。


買這本書時,對支持與反對死刑沒有特定想法;買這本書後,對死刑存廢還是沒有特別的想法。在台灣民眾心中,維持死刑是共識最高的議題。但面對這堵高牆,這項議題一時半刻很難有結論。只能期盼台灣公民要以包容的心胸,互相交換心中的想法。就算無法支持對方的論點,也要能理解;若未能理解,至少要能傾聽、包容與尊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近日垃圾留言頗多,因此將留言改為審核制。這裡依然歡迎各方留言,並請多使用非匿名留言的方式留話。假設您若無google等相關帳號,可使用[名稱/網址]留話。

請您注意,採用匿名留言或廣告的訪客,留言將不會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