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1日

《紙上明治村》閱讀筆記

圖片來源:TAAZE讀冊生活


文化資產區分為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其中具特色(無論是時代特色或是歷史特色)建築通常是文化資產中最受關注的類別。在日本時期,台灣誕生了許多頗具特色的建築,然而在經歷二戰、迎來高度開發的經濟成長後,許多建築消失在這塊土地上,成為永遠無法敘事的遺憾。作者有系統地選了幾座代表性的建築,除了介紹建築的樣式外,更剖析其時代脈絡,讓讀者明瞭這些建築的時代意義及文化資產價值。以下為讀後筆記,共四項。


第一,作者收錄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的經典建築,並依建築原始公用分為八類,即住宅、餐飲、戲院、金融行社、商店、公會堂、郵局、車站。本書多側重於日本時代之建築,但也有些是清治時代所興建的宅第。


第二,日治時期人民在接受西化的同時,興起蓋西洋建築(洋館)的風氣,然而這些洋館大多時候都是作為招待所之用,主人們多半會在洋館附近再蓋一棟和館作為日常起居之用,是故一塊土地多會有和洋館並存的情況。時代推進至國府後,許多和館因年久失修而拆除,徒留洋館,反而讓建築的敘事不完整。台北市南昌路上的陸聯廳則是少數和洋館並存的經典建築。另外,相較於和洋並存,日本時期也出現所謂的「閩洋」融合的建築物,例如在傳統的閩式合院增加圓拱、立柱等西方元素。於是,這些日常建築藉由閩、和、洋三種元素的融合,讓日治時期建築別具一格。


第三,私宅的保存可以檢視國家文化資產政策及人民看待自身歷史文化的成熟程度,私宅的保存問題除了地主不願保存外,還有因多人繼承,無力維護等原因。作者提出或許可用信託方式解套,但此法仍需凝聚一定的社會共識。而許多泛公有文化資產在指定的過程中遭到拆除,則反映現代社會將空間量體轉化為資本的推力,遠大於文化保存需求的處境。


第四,建築樣式與政府政策亦有關聯,例如在日本政府在1899年頒定台灣家屋建築規則及1903年頒定街屋取締實施標準後,使得「亭仔腳」的設立、規格、甚至樣式法制化,讓這項特徵成為日治時期建築的特色。日本政府同時也在台北進行市區改正與統一的街區設計,使得在台北城中在規劃之下,能夠成和諧的街道立面,進而達到風貌一致化。這種建築,因為建築匠師的移動,也逐漸散佈於全台,形成當代風潮(即現在看到的老街群)。可惜的是,戰後因轟炸且國民政府缺乏統一管理,使得這樣的一致性也逐漸瓦解,形成現今風貌不存、混亂的局面。


儘管建築如同人一樣有著一定的生命週期,但對許多建築而言似乎是過度早逝了。作者認為,這些建築若留下來,或許台灣社會能開啟新的對話,並產生新的啟發。不過比起感嘆消逝的建築,我認為這本書有其他更積極的意義,例如引導讀者思考文化資產的定義是什麼,或如同看懂建築,甚至培養美學。我相信這些學習與知能都不會白費,他們能化為下一次文化資產保存的動力,引領公民社會繼續前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近日垃圾留言頗多,因此將留言改為審核制。這裡依然歡迎各方留言,並請多使用非匿名留言的方式留話。假設您若無google等相關帳號,可使用[名稱/網址]留話。

請您注意,採用匿名留言或廣告的訪客,留言將不會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