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0日

《百年立霧溪》閱讀筆記

圖片來源:TAAZE讀冊生活


曾經有人對我說過,中橫公路是日本人所修建的,而國民政府只是運用原有的路基再擴大,因此嚴格來說中橫公路算是日本人所建築的--當時我以為這就是橫貫公路所有的故事。然而在實際走過錐麓古道、登合歡群峰後,我對於省道台八線東段的歷史反而更加迷惑--這條省道到底有多少路段是合歡越道路?錐麓古道是日本人所修築的,那做為新路的燕子口路段是誰開鑿的?直到我閱讀了《百年立霧溪》後,我才終於釐清太魯閣地區的道路興建史,解答我所有的疑惑。以下為讀後筆記,共五項。


第一,本書是以太魯閣地區道路發展史為主的文史研究書。書中以時序來安排,大致可分為原住民時期、日本征伐時期、日本理蕃時期、連接台中州成合歡越道路時期、日本殖民末期的道路擴大時期、國民政府連貫時期。從分類來看,可以得知本書側重日本時期的變化,事實上這段時間除了是台灣人最為陌生的部分之外,也是太魯閣地區道路發展及奠基的時刻。


第二,太魯閣道路始於日本征伐時期。日本治台後,太魯閣地區之原住民仍對平地人有一定威脅,導致日漢原衝突不斷。為絕後患,佐久間佐馬太就任總督時期下令征伐太魯閣原住民,在此時便興建太魯閣軍用道路。然而因需求不同,軍用道路路面、素材、路線均不比一般道路,於是在太魯閣地區趨於穩定後,日本政府便著手興建永久型道路,用以連結外太魯閣(新城)地區與內太魯閣(塔比多,今天祥)地區,而此一道路即為「新城內太魯閣道路」。該道路落成後,日本政府以內太魯閣之塔比多區域為中心,繼續向北延伸陶賽道路往陶賽(今竹村),向西延伸西拉歐卡夫尼道路往西拉歐卡夫尼,擴大路網以便加強控制。值得一提的是,西拉歐卡夫尼道路路線因選線不佳,四年後該道路便廢棄,日本政府於道路北方重新修築卡拉寶道路連接卡拉寶,而這條道路也為後續連接台中州打下了基礎。自此,太魯閣地區的道路便初步成型。


第三,雖然當時已有能高越道路,但由於太魯閣獲選台灣八景,加上考量道路連接、競爭成立國家公園等因素,日本政府仍決定連接太魯閣及霧社兩地。1934年年底,兩地全線貫通,全線改稱合歡越道路。此一道路經過佐久間峠(今武嶺),是當代日本道路之最高點。


第四,因應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政府為了運用立霧溪發電並在峽谷中採金,決定新建路幅較寬的自動車道路。現今的燕子口、九曲洞,皆是當時興建的產物。國民政府來台後,以美援修建東西橫貫公路,使全線得以通車。依軍事考量,道路改以梨山為中心向四方建設,其中南向霧社、東向太魯閣皆是以合歡越嶺道為基礎。


第五,除了道路之外,書中也談到日本政府對原住民的治理方式以及太魯閣地區的族裔變遷。在太魯閣征戰後,日本對原住民施行較為柔和「蕃社併合」及「平地誘致」政策,前者是將偏遠蕃社住民移往山中較大部落,後者為輔導住民移往山下的平地。然而在霧社事件後,日本政府對原住民便改採較為激進的「集團移住」,即強迫原住民離開家園,聽從日本政府的號令分發新住所。無論是柔和或強硬,這些政策都使得原住民逐漸離開太魯閣地區。而在幾十年後,國民政府因反攻大陸無望,為了安排榮民出路,便將榮民移往山中開墾。此一消長下,太魯閣山區的住民結構有了根本性的變化,並延續至今。


隨著台灣民主化,史料的再發現使得我們對台灣歷史不再只有官方的書寫角度。以中橫公路為例,在人定勝天的時代下的確是振奮人心的建設,但我們仍要根據史實,對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時期各自的貢獻做出適宜的評斷。也相信藉由不斷地文史研究,我們能更加了解這塊島嶼的發展歷史,將迷霧一一釐清--就像在雲霧中的太魯閣公路一般,我們終究會理解路的來龍去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近日垃圾留言頗多,因此將留言改為審核制。這裡依然歡迎各方留言,並請多使用非匿名留言的方式留話。假設您若無google等相關帳號,可使用[名稱/網址]留話。

請您注意,採用匿名留言或廣告的訪客,留言將不會通過審核。